特斯拉vs. Waymo vs. Uber 誰能在機器人計程車大戰中勝出?李佩璇 (2024-10-13 11:30:00)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全球機器人計程車市場正迎來一場激烈的競爭。在這場機器人計程車大戰中,特斯拉、Waymo和Uber各有優勢。


編譯/于文浩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全球機器人計程車市場正迎來一場激烈的競爭。在這場機器人計程車大戰中,特斯拉WaymoUber各有優勢,其中特斯拉和Waymo在自動駕駛技術上領先,但Uber的靈活商業模式和龐大的需求聚合能力,也使其仍然在市場上占據強勢地位,最終誰將勝出,仍將取決於技術進展、政策支持以及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






特斯拉和Waymo在自動駕駛技術上領先Uber。圖為特斯拉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圖/取自X@Tesla



特斯拉與Waymo技術對決




據報導,特斯拉和Waymo正為誰能主導未來的自動駕駛出行市場而展開競爭,特斯拉將在本週四的Robotaxi日揭示其未來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計畫,目標是建立一個無需人類司機的機器人計程車服務。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早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並在部分地區推出了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更多新聞:無人駕駛機器人計程車來了 為何公眾遲遲不接受?




Uber靈活商業模式的優勢




同時,儘管Uber早已停止自研自動駕駛技術,但它依然憑藉其靈活的商業模式在計程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Uber專注於擴大其雙邊市場,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叫車服務,同時為司機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得益於其強大的網路效應及資本輕量化模式,如今Uber的全球市場價值接近1600億美元,相較於自動駕駛車隊昂貴的成本,Uber無需購買或維護車輛,也不需長期支付司機的固定薪水,使其經營更加靈活。




自動駕駛的未來挑戰仍多




雖然自動駕駛技術為叫車服務帶來了無限可能,但其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要建立一個規模化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網路,不僅需要克服技術難題,還要面對高昂的車隊經營成本。據分析師估計,美國要有效替代現有的叫車服務,需要大約35萬至40萬輛自動駕駛計程車,而每輛車的成本高達15萬美元,而這些車輛的維護、充電、停車及數據儲存等固定成本也非常高。




Uber擁有強大需求聚合優勢




即便自動駕駛技術再先進,要取代Uber這樣的叫車巨頭仍需大量的時間和資源。Uber在全球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其App已被下載超過12億次,遠超特斯拉和Waymo App的下載量,即便面臨自動駕駛車隊的挑戰,這種強大的需求聚合能力,也使Uber能夠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




自動駕駛車輛開始納入Uber




但值得注意的是,Uber已經開始與自動駕駛公司合作,包括Waymo和Cruise等。這些公司將其自動駕駛車輛納入Uber的叫車網路中,補充現有的服務選項,表明未來Uber不僅可能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對手,也可能成為這些技術的重要銷售渠道。




參考資料:Insider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特斯拉vs. Waymo vs. Uber 誰能在機器人計程車大戰中勝出?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73957.57 6,146.40 9.06%
以太幣ETH 2571.19 174.15 7.27%
瑞波幣XRP 0.531243 0.03 5.57%
比特幣現金BCH 374.02 44.93 13.65%
萊特幣LTC 69.34 3.85 5.87%
卡達幣ADA 0.357346 0.03 9.61%
波場幣TRX 0.162271 0.00 -0.35%
恆星幣XLM 0.096435 0.01 5.8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