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廠合併破局?鴻海與日產大股東雷諾談「合作」 (2025-02-12 13:19:07)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Nissan)正面臨新的轉折點,鴻海董事長劉揚偉12日表示,公司目標是與日產建立合作關係,而非收購,強調雙方的策略方向將以技術與供應鏈合作為核心。

上週有消息人士透露,日產與更大規模的本田(Honda)之間的合併談判因內部分歧而破局,使得日產的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這筆交易原本有望促成誕生全球第四大車廠,並協助雙方在電動車市場對抗中國巨頭比亞迪(BYD)等競爭對手,然而最終因理念不合而破局。

在此背景下,日產開始尋求新的戰略合作夥伴,並對與鴻海的合作持開放態度。劉揚偉對媒體表示:「購買日產股份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重點是合作」,強調鴻海不打算收購日產,而是希望透過合作,發揮雙方優勢。

此外,劉揚偉也提及鴻海與雷諾(Renault)正在探討合作可能性,因為雷諾目前持有日產36%股份(其中18.7%為信託持股),顯示鴻海有意透過多方合作,加速其在電動車產業的布局。針對此消息,日產與雷諾尚未發表回應。

在消息傳出後,日產股價下跌逾8%,而鴻海股價則小幅下跌約1%。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對日產與本田合併談判破局感到失望,進一步加劇投資人對日產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鴻海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製造商,主要供應蘋果的iPhone,但近年來積極拓展電動車(EV)代工業務,透過「MIH開放電動車平台」吸引各大車廠合作。

劉揚偉強調,鴻海無意成為汽車品牌商,而是專注於提供設計與代工(ODM)服務。這一策略與其在電子產業的商業模式一致,即透過技術與供應鏈優勢,為各大車廠提供客製化電動車解決方案。 目前,鴻海已與美國Fisker、台灣裕隆(Yulon)、中國拜騰(Byton)等車廠展開合作,並計劃在美國、泰國和印尼等地生產電動車,以提升全球競爭力。

隨著全球汽車市場朝向電動化轉型,傳統車廠與科技製造商的合作成為趨勢。若鴻海成功與日產深化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其在電動車市場的話語權,並加速全球電動車供應鏈的發展;然而,日產目前仍處於動盪階段,未來能否順利與鴻海展開合作,仍取決於雙方對技術、資本與市場策略的協調。


其他人也逛...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1777.71 -819.27 -0.99%
以太幣ETH 1809.72 -17.59 -0.96%
瑞波幣XRP 2.11 -0.03 -1.40%
比特幣現金BCH 301.35 -1.76 -0.58%
萊特幣LTC 85.90 0.45 0.53%
卡達幣ADA 0.657332 -0.02 -2.46%
波場幣TRX 0.233696 0.00 0.76%
恆星幣XLM 0.266082 0.00 -0.5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