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將「雙向充電」改造成發電廠 讓電動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李佩璇 (2025-02-14 10:38:38)




澳洲正積極推動「雙向充電」技術,這項技術能讓車主在電費較低時儲存電力,並在電價高峰時釋放電能,不僅能減少電費支出,還能降低對傳統電網的依賴。編譯/Cynthia


澳洲正積極推動「雙向充電」技術,讓電動車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能為家庭和電網供電的行動電源。這項技術能讓車主在電費較低時儲存電力,並在電價高峰時釋放電能,不僅能減少電費支出,還能降低對傳統電網的依賴。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雙向充電有助於穩定電網負載、減少碳排放,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一環。目前現代汽車的Hyundai Ioniq 5、特斯拉的Tesla Model Y和日產汽車的Nissan Leaf等車款已支援這項技術,未來若能搭配政策推動與基礎設施完善,將有機會在全球市場普及。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495"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新型的雙向充電技術讓電動車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能為家庭和電網供電的行動電源。(示意圖/123RF)[/caption]


讓電動車成為家用電力助手


雙向充電技術讓電動車不只充電,還能將儲存的電力回饋給家庭或電網,等於變成一顆「行動電池」,幫助平衡電力供需。澳洲可再生能源機構(ARENA)積極推動相關政策,透過補助計畫降低設備安裝成本,鼓勵更多車主採用雙向充電技術。此外,政府也在調整電價機制,讓車主能利用動態電價,在電費較低時充電、電價高峰時供電,進一步節省電費。雖然目前市場上獲得官方認證的雙向充電設備仍不多,但隨著技術進步與更多廠商投入,未來設備供應將逐步穩定,讓這項技術更廣泛應用。


更多新聞:電動車市場發展快速 「雙向充電」成未來轉型核心技術


省電費、穩定電網、推動綠能


雙向充電技術的普及將帶來多重好處。車主可利用這項技術降低家庭電費,例如在電價較低時充電,並在高峰時段將電力供應給家中電器或回饋電網,減少用電成本。電動車可作為「分散式儲能系統」,幫助電網穩定供電,降低電力短缺或過載的風險。從長遠來看,這項技術也能提升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例如與太陽能發電搭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若能推動雙向充電應用,未來不僅能減少碳排放,還能讓家庭與企業更靈活運用電力,朝向永續的能源環境邁進。


雙向充電的挑戰與未來發展


儘管雙向充電技術前景看好,仍面臨多項挑戰。首先需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包括擴大雙向充電樁的佈建,並提升電網與電動車的整合能力,以確保穩定供電。其次,法規與市場機制仍待完善,政府需訂定相關標準,確保電網安全並鼓勵技術發展。而消費者對此技術的認識仍不足,市場教育與推廣將是普及的關鍵。若能成功導入雙向充電,未來不僅能提升再生能源利用率,還能降低家庭電費,打造更靈活的能源管理模式。隨著技術成熟與市場發展,雙向充電將改變電動車的角色,使其成為智慧電網的一部分,邁向能源永續。



資料來源:Tumirador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澳洲將「雙向充電」改造成發電廠 讓電動車不只是交通工具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成交量排行 / 成交價排行 / 漲幅排行 / (看全部)
股票 成交價 漲跌 漲幅 成交張
世芯-KY 2950.00 +100.00 +3.51% 2,698
大立光 2395.00 -75.00 -3.04% 445
祥 碩 1930.00 -110.00 -5.39% 510
川 湖 1825.00 -75.00 -3.95% 1,142
緯 穎 1755.00 -90.00 -4.88% 2,285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2063.13 -2,288.94 -2.71%
以太幣ETH 1788.48 -107.07 -5.65%
瑞波幣XRP 2.12 -0.08 -3.82%
比特幣現金BCH 295.58 -11.88 -3.86%
萊特幣LTC 85.34 -2.06 -2.35%
卡達幣ADA 0.656663 -0.05 -6.93%
波場幣TRX 0.231426 0.00 -0.38%
恆星幣XLM 0.265055 -0.01 -3.40%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