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提名引爆反彈 民眾黨斥民進黨提名司院人選「令人難以置信」 (2025-03-21 13:19:21)

針對總統賴清德提名現任高等檢察署檢察官蔡秋明擔任司法院院長一事,引發朝野高度關注與譁然。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嚴厲批評,民進黨此舉顯示其「檢調治國」意圖昭然若揭,企圖將台灣帶回「審檢一家親」的威權老路。更罕見的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表態反對,直言「檢察官擔任司法院院長當然不妥」,引發外界高度矚目兩大政黨重量級人物難得同聲質疑。






(圖片由民眾黨提供)



黃國昌指出,蔡秋明為現任檢察官,從未擔任法官職務,更無憲政學術背景,卻被提名擔任全國法官的「大家長」,不僅違背過往大法官與司法院院長多由法官或憲法學者出任的慣例,更令人質疑此提名背後所代表的政治訊號。黃痛批,民進黨顯然意圖將對司法的影響力從「偵查程序」擴展至「審判程序」,以鞏固全面掌控國家體制的權力結構。



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往立場強硬的柯建銘也在第一時間公開表示反對。他強調,司法院院長的職位代表整個司法審判體系的核心,檢察官出身的提名人選,不符合審判獨立的基本精神與制度設計,令人擔憂未來司法制度的中立與信賴基礎將遭動搖。



黃國昌進一步表示,回顧賴總統上一次提名劉靜怡教授為大法官人選,儘管劉具備深厚法學素養且勇於直言批判時政,卻因柯建銘認為「不妥」而遭民進黨內部封殺,令人疑惑所謂「適任標準」究竟為何?如今賴總統再提名檢察官任司法院院長,與柯建銘再度意見分歧,外界不禁懷疑,是否又將出現「黨內封殺」或「集體團滅」的戲碼。



「難道只要政治忠誠度夠高,法學造詣、制度原則通通可以放一邊?」黃國昌質疑,如今民進黨已無法透過制度和憲政體制選擇最合適的人才,只剩下對權力與忠誠的評估標準,這是民主體制的警訊。



台灣民眾黨呼籲,司法院院長作為憲政體系中的關鍵人物,其提名應建立在司法專業、法學素養與社會信賴基礎上,而非政治考量與忠誠交換。民眾有權知道,未來在賴總統主政下的台灣,是否還有真正的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3529.86 -1,650.75 -1.94%
以太幣ETH 1812.59 -92.89 -4.88%
瑞波幣XRP 2.04 -0.10 -4.65%
比特幣現金BCH 304.77 -3.71 -1.20%
萊特幣LTC 83.88 -0.61 -0.72%
卡達幣ADA 0.648755 -0.03 -4.26%
波場幣TRX 0.232930 0.00 -2.05%
恆星幣XLM 0.260046 -0.01 -4.4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