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軍艦與中國漁船碰撞 揭仲憂中國的下一步將是這個 (2025-03-28 14:22:00)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海軍中和軍艦27日凌晨與大陸籍漁船「閩連漁61756」發生擦碰後,中共國台辦在經過整個白天的沉默後,於27日晚間以發言人陳斌華的名義,透過書面回應稱,該碰撞雖未造成人員受傷,但漁船受到損傷,將對事件進行調查。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今(28日)表示,由於對海上意外事故的調查與究責,是管轄權行使的具體象徵,因此,整個事件恐已被中共認定,可做為在海峽中線以東建立管轄例證的機會。



揭仲指出,中共不排除會利用這次事件,師法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訪台與2024年2月14日金門意外事件的作法,推進其對台灣海峽的法律戰,藉此侵蝕、壓縮我方有效管轄的範圍;後續也不排除以要求公道與賠償為名義,發動大批漁船在中共海警或其他公務船的「護航」下,前往中線以東的事發地點附近海域「抗議」,創造其公務船在中線以東護漁和管理海上經濟安全與交通的先例。



揭仲說,2022年6月13日,時任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的汪文斌,於例行記者會中,公開表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臺灣海峽水域由兩岸的海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這段發言,就成為日後中共對台灣海峽之「法律戰」的主要論述。



揭仲認為,要落實此一論述,則中共對台灣海峽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上,所存在的空白地帶,包括海峽中線以東,與我方在外離島所劃設的禁限制水域,就必須設法消除;而中共的做法,就是利用兩岸之間所發生的重大政治紛爭或意外事件,藉機否認先前的默契,然後設法將其管轄權延伸進入前述空白地帶,創造行使管轄權的案例,逐步侵蝕我方對這些水域的有效管轄。例如在2022年8月裴洛西議長訪台後,中共就推翻兩岸軍機軍艦行之有年的「中線默契」,然後又在2024年2月14日金門海域意外事件後,開始派公務船常態性地進入我外離島禁限制水域內巡弋。



揭仲擔心,由於對海上意外事故的調查與究責,是管轄權行使的具體象徵,在中共國台辦已表明將進行調查後,整個事件恐已被中共認定,可做為在中線以東建立管轄例證的機會。



揭仲認為,讓狀況更棘手的是,若發生意外的是民間船隻,還有由船公司出面,私下接受中共官方詢問、甚至以其他名義支付賠償金,來「小事化無」的可能性;但27日的意外事件,由於我方是海軍軍艦,在國軍官兵絕不可能接受中共官方詢問,國防部也不太可能以任何名義支付金錢的狀況下,中共很可能以到事發海域進行調查與巡弋為由,派海警船或其他公務船,例如駐平潭、滿載排水量6600噸、負責台灣海峽水上交通巡航監管的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等,嘗試越過海峽中線前往事發地點海域,建立行使管轄的例證。



揭仲也提醒,倘若中共海警或公務船到中線以東「進行調查」的行動受到我方攔阻,中共後續不排除會發動大量漁船,以「討公道、要賠償」為由,越過中線前往事發海域集結,甚至故意接近我方軍艦;中共的海警或公務船也就以「護航」和「管理」的名義,創造在中線以東海域護漁和管理海上經濟安全與交通的先例。國安單位絕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新聞:



抗議「違法會議」!民進黨團貼封條占領議場 卓榮泰:盼溝通順利



柯文哲血尿伴隨嘔吐「痛到受不了」 陳佩琪哽咽請求:希望他能出來


菱傳媒原始網址:中和軍艦與中國漁船碰撞 揭仲憂中國的下一步將是這個

成交量排行 / 成交價排行 / 漲幅排行 / (看全部)
股票 成交價 漲跌 漲幅 成交張
世芯-KY 2230.00 +105.00 +4.94% 3,404
大立光 2140.00 +105.00 +5.16% 1,647
緯 穎 1910.00 +10.00 +0.53% 5,178
川 湖 1585.00 +130.00 +8.93% 2,335
祥 碩 1540.00 +140.00 +10.00% 1,502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4326.61 -952.86 -1.12%
以太幣ETH 1632.49 -11.01 -0.67%
瑞波幣XRP 2.12 -0.04 -1.79%
比特幣現金BCH 336.73 -8.20 -2.38%
萊特幣LTC 77.31 -1.29 -1.64%
卡達幣ADA 0.637678 -0.02 -3.21%
波場幣TRX 0.256419 0.01 4.20%
恆星幣XLM 0.242556 0.00 -1.4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