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材變身水蓑衣! 中市文化局辦永續藝術展 攜手特教生共創藝術News586 林明佑 (2025-04-13 21:39:17)




(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廢材變身大型根系植物裝置藝術!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於今(13)日在大墩文化中心辦理「穿透明日的靈光-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第二檔《反義複詞與及物動詞》的開幕式,藝術家楊芳宜與三所特教學校學生合作,將廢棄材料轉化為藝術,並以台中特有的「大安水蓑衣」為意象,創作出大型根系植物裝置,為開幕式帶來震撼視覺效果。展期至6月22日,歡迎民眾參觀。





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出席開幕式表示,此次展覽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由彰化師範大學教授陳一凡策展,運用不同的媒材創作與永續觀點,策畫4檔系列展覽,展出為系列展的第二檔,文化局期待透過藝術,讓永續的信念與行動深植人心,他特別感謝台中市當代藝術家劉素如女士捐款支持永續藝術,讓這次展覽能走入校園,與特殊教育學生共創具台中在地精神與永續價值的大型根系植物裝置藝術,透過根系的蔓延,也串起人與自然互動的感知與連結。





文化局表示,《反義複詞與及物動詞》展覽,由藝術家楊芳宜與「不廢跨村實驗室」創作夥伴林資芬、林俊作和彭宇弘,以「反義複詞」如是非、善惡、美醜、生死等,探討「廢⇄不廢」與「新⇄舊」之間的關係,並以獨特的創作方式揭示「廢」的美學可能性;而「及物動詞」則象徵著需要帶「物」來完成的動作;藝術家團隊以「不廢」為核心,利用再生材料及廢棄物進行創作,重新詮釋「廢棄」議題,並透過共創行動,擴展永續理念至參與者,展現藝術作為積極永續行動的力量。


文化局指出,此次展覽以植物為核心,透過藝術與生態的交融,展現自然生命的韌性與循環再生的可能性。展覽不僅包括藝術家的創作,更融入市民共創計畫,與台中特教、啟明、啟聰三所特教學校的學生一同進行工作坊與藝術實作。透過創作以台中特有的珍稀水生植物—「大安水蓑衣」為意象,象徵濕地健康與生物多樣性,並使用回收的素材,如塑膠袋、水果網套、舊衣襪等,創作一件象徵生態保育、環境永續並具備台中在地精神與永續價值的全新作品。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2959.27 5,925.02 6.11%
以太幣ETH 2218.10 406.55 22.44%
瑞波幣XRP 2.30 0.17 8.18%
比特幣現金BCH 417.08 33.82 8.82%
萊特幣LTC 95.11 5.66 6.33%
卡達幣ADA 0.760533 0.09 13.31%
波場幣TRX 0.254402 0.01 2.28%
恆星幣XLM 0.291914 0.03 12.1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