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經導管瓣膜性心臟病介入手術】助婦人重返日常生活News586 張中俊-臺南 (2025-05-07 14:39:20)



【 News586/記者張中俊 報導】瓣膜性心臟病若未妥善處理,將導致心衰竭、肺水腫,甚至危及生命。成大醫院整合心臟內外科、影像與麻醉團隊,針對不同型態與嚴重程度的瓣膜病變,提供完整、個別化的「經導管微創治療策略」,協助病人擺脫喘、腫、累,重拾健康生活。


75歲的張女士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就醫,雖經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卻突發嚴重呼吸困難。檢查發現她合併急性二尖瓣逆流(acute MR),導致肺水腫與呼吸衰竭,無法自行呼吸。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黃睦翔醫師指出,張女士因心肌梗塞引發急性瓣膜功能惡化,若進行傳統開胸手術,風險極高,最終團隊決定採行經導管二尖瓣修補術(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 TEER)。手術成功減少逆流,肺水腫也快速緩解,順利拔管出院,可正常活動,目前持續門診追蹤中。


除了急性情況,成大醫院處理慢性瓣膜病變也具備豐富經驗。另一位58歲女性,近期幾個月行走時容易喘,心臟超音波發現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狹窄,瓣膜壓力差高達18 mmHg,嚴重影響血液流通。團隊安排經皮經導管二尖瓣球囊擴張術(PTMV)後,壓力差降至3 mmHg,病人喘的情況顯著改善,恢復良好,不需住院。


86歲的男性,則因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導致頭暈與體力下降,就診時已影響日常行走能力。考量年齡與共病情況,心臟團隊決定採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數日病人即下床活動,目前行走自如,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黃睦翔醫師表示,瓣膜病患者若無法接受開胸手術,過往多僅能以藥物緩解症狀。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TEER、TAVR、PTMV等經導管技術的成熟與安全性提升,已為眾多高齡或高風險患者開啟嶄新的治療選項。這些微創方式不僅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更有效改善心衰症狀與生活功能。成大醫院具備完善的介入手術能力,亦可應用此類微創治療方式於三尖瓣逆流患者。


成大醫院心臟醫療團隊由跨科部專業組成,包含心臟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麻醉部和影像醫學部等領域成員,透過「心臟團隊會議(Heart Team)」制度,針對每一位患者量身打造最適切的治療計畫,實踐「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精神,提升預後、也守護病人的生活品質。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7265.21 310.29 0.29%
以太幣ETH 2425.23 9.21 0.38%
瑞波幣XRP 2.20 0.09 4.47%
比特幣現金BCH 490.39 0.76 0.15%
萊特幣LTC 85.81 1.52 1.81%
卡達幣ADA 0.560328 0.01 1.14%
波場幣TRX 0.275536 0.00 1.68%
恆星幣XLM 0.238347 0.00 1.7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