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六大迷思 (2025-06-14 09:38:12)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近年來科技創新的發展非常快速,其速度是以前從未所見。人們普遍會擔心人工智慧帶來工作自動化的結果導致薪資降低或甚至失業,但普華永道的一項全新研究發現,人工智慧實際上提升了勞工的價值,而不是降低他們的價值。普華永道全球人工智慧長Joe Atkinson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份報告實際上表明人工智慧正在創造就業機會。


事實上,根據《2025年人工智慧就業晴雨表》報告,幾乎所有與人工智慧相關之職業——也就是那些可以使用人工智慧完成任務的職業——其就業數量和薪資都在成長,包括那些最容易實現自動化的職業,例如客服人員或軟體程式設計師。普華永道英國全球商務長Carol Stubbings表示,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所新增的就業機會都比消失的多,挑戰不在於沒有工作需求,而是人們是否已做好準備去接受這些工作。


普華永道報告共分析了六大洲超過8億個招聘廣告和數千份公司財務報告,分析出關於人工智慧影響的六個常見迷思:


1.生產力


迷思:人工智慧尚未對生產力產生顯著影響。


事實:自2022年以來,「最有可能採用人工智慧」之產業的生產力幾乎成長了兩倍,而「受人工智慧影響最小」之產業 (例如物理治療) 的生產力成長則略有下降。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受人工智慧影響最大之產業 (例如軟體出版) 人均收入增幅是其他產業的三倍。


2.工資


迷思:人工智慧會對員工的薪資會產生負面影響。


事實: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擁有人工智慧技能之員工的薪資平均比同一職業中不具備這些技能的員工高出56%,這個比例也高於去年的25%。此外,受人工智慧影響最大之產業的薪資成長速度是影響最小之產業的兩倍。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3.就業人數


迷思:人工智慧可能導致就業人數減少。


事實:數據顯示,即使是受人工智慧影響較大的職業,其員工人數成長速度雖然和緩但依然強勁。


4.發展及薪資不平等


迷思:人工智慧可能會加劇員工在機會和薪資方面的不平等。


事實:數據顯示,透過科技增強和自動化的崗位在薪資和就業率方面正逐步上升。


5.技能


迷思:人工智慧可能會使自動化的工作「去技能化」。


事實:人工智慧反而可以透過將員工從繁瑣的任務中解放出來,轉而去執行需要更複雜技能和決策能力的工作。


6.自動化


迷思:人工智慧可能會降低高度自動化的工作價值。


事實:分析發現,高度自動化的工作不僅薪資上漲,同時還變得更加複雜和富有創造性,最終提升了員工的價值。


Reference:


New research busts 6 AI myth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kes workers ‘more valuable, not less’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5442.50 -2,391.13 -2.03%
以太幣ETH 3685.09 -123.16 -3.23%
瑞波幣XRP 2.98 -0.12 -3.82%
比特幣現金BCH 568.50 -21.63 -3.66%
萊特幣LTC 105.89 -4.64 -4.20%
卡達幣ADA 0.730223 -0.03 -4.35%
波場幣TRX 0.327323 0.00 -0.08%
恆星幣XLM 0.394450 -0.01 -3.2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