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攜手高檢署啟動「可疑交易分析機制」 打造司法金融協作里程碑王 昭濱 (2025-06-17 14:02:28)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台北報導


中國信託今年4月與台北、新北、士林、台中、及橋頭地方檢察署等單位啟動「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16日再宣布與高檢署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合作備忘錄(MOU),在「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專案基礎上,加入高風險態樣分析回饋機制,強化可疑金融帳戶的控管及聯防,同時也延展「雷霆專案」人頭帳戶預警機制,強化人頭帳戶回饋頻率與偵測模型,建構強大的全國防詐連線守護網機制。


擔任備忘錄見證人的法務部長鄭銘謙表示,非常欽佩中信銀行與檢察機關公私協力,共同打擊詐欺犯罪的決心,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金融機構與檢察機關共同打擊詐欺犯罪,已經樹立起典範,透過高風險因子、參數的回饋與分析,以達到預警及查緝詐欺集團的目標,是有效協助全民守護財產重要的機制。


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則指出,中信銀行投入大量資源推行「神盾聯防機制」,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監控與大數據分析,識別異常交易,在阻詐及防詐有很大成效。


本次合作的「可疑交易分析機制」由檢察機關提供過去偵辦在中信銀行開立涉及不法行為之金融帳戶,分析並偵測潛在可疑涉詐帳戶,達到前期風險管控外,更期盼透過已經鎖定的異常參數或集團性犯罪等資料,減少金融帳戶遭詐團利用,進一步溯源查獲詐欺集團,強化阻詐及懲詐預警成效。


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強調,中信銀行去年與檢察機關共同啟動「雷霆專案」、建置「檢銀打詐平台」成效卓越,中信銀行通報可疑金融帳戶且管制的精準度達96%,落實從源頭防詐行動。


本次與高檢署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MOU,除了擴大檢銀合作力道至全國地檢署,也透過檢察機關不定期提出高風險因子、參數建議,有效精進中信銀行風險控管態樣,強化可疑帳戶監控。


中信銀行長期投入科技防詐,根據警政署統計,中信銀行去年成功攔阻詐騙案件數,已較2023年超過30%,攔阻詐騙金額成長57%,自2023年起至2024年止,累積攔阻詐騙金額新臺幣23億元,以科技防詐、制度正義與治理永續的實際行動積極降低人頭帳戶,攔阻詐騙成效顯著,展現業界領先的制度治理力與風控韌性。


照片來源:中國信託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男子網路自學「酒精爆裂罐」 巨大聲響宛如炸彈稱「好奇模仿」


情侶吵架變災難 失控女樓上狂拋物嚇壞路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8687.31 -1,310.13 -1.09%
以太幣ETH 3731.79 -17.45 -0.47%
瑞波幣XRP 3.19 -0.36 -10.18%
比特幣現金BCH 515.04 -10.87 -2.07%
萊特幣LTC 113.08 -6.64 -5.55%
卡達幣ADA 0.815718 -0.09 -9.66%
波場幣TRX 0.314879 0.00 -0.27%
恆星幣XLM 0.431442 -0.04 -8.6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