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1到4月保持全球第一 訂單排到2029年中央社台北3日電 (2025-06-03 10:45:39)

美國川普政府先前表示盼打擊中國在海運的主宰地位,並振興美國國內造船產。據報導,今年1到4月,中國造船產業新接訂單量在全球市占率繼續保持第一,有些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9年。

中國官媒央視新聞5月31日報導指在當前複雜的全球貿易形勢下,中國造船產業依舊表現出強勁的市場韌性與競爭力。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到4月,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分別達到1532萬載重噸、3069萬載重噸和22978萬載重噸,全球市占率分別為49.9%、67.6%和64.3%,主要造船指標仍保持全球第一。

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文清說,目前手持的訂單,兩個船塢均排到了2029年的上半年。

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孝海也表示,該船廠手持訂單有170條船左右,以歐洲訂單為主,訂單已經排到了2029年,新建的兩個船塢6月末要投入使用。

報導引述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分析師汪家豪說,全球船隊老齡化加深,加上近期歐盟,包括全球IMO(國際海事組織)對環保因素的影響,加快了船舶的更換節奏。

他認為,美國301調查在短期的情緒衝擊的影響相對較大,從長期來看,不會對中國造船業的競爭力產生影響。

今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對中國擁有與營運船舶課高額港口費、中國承造但非中國營運商的船則課較低費用的計畫。這項計畫是為回應去年3月拜登政府任內的一項調查。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1月認定,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

而現任美國總統川普藉此機會,4月也簽署行政命令,指示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和相關單位制定重振美國國內造船業和海事就業相關計畫。

美國之音3月引述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指出,中國造船業的崛起用了不過20多年。2000年,中國製造的商船數量在全球占比不到5%;到了2024年,這個比例超過了50%以上;而同期美國在全球造船業所占比例還不到0.1%。中國船舶集團一年建造的商船噸位多於美國全國造船業在二次大戰以後所造的商船總噸位。

報導指不少外國公司在中國造船業崛起和中國海軍快速發展過程中都有相當貢獻。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8699.44 -1,298.00 -1.08%
以太幣ETH 3693.81 -55.43 -1.48%
瑞波幣XRP 3.20 -0.35 -9.90%
比特幣現金BCH 520.93 -4.98 -0.95%
萊特幣LTC 113.60 -6.12 -5.11%
卡達幣ADA 0.818915 -0.08 -9.31%
波場幣TRX 0.312767 0.00 -0.94%
恆星幣XLM 0.436201 -0.04 -7.6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