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美國限制 中國AI新創Manus遷至新加坡中央社台北11日電 (2025-07-11 17:20:53)

為了規避美國限制,3月推出AI產品Manus爆紅的北京蝴蝶效應科技公司,近日在中國大舉裁員並將總部遷至新加坡,還終止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中文版Manus,清空中國社群帳號內容,顯然與中國完全切割。

綜合新浪財經、界面新聞等陸媒報導,Manus在3月初一夕爆紅,官方宣稱Manus是全球首款通用AI智慧體,能直接執行各種任務,包括寫PPT、找房子、分析股票等。

社群傳出,Manus近期對中國境內業務進行裁員。據鈦媒體報導,Manus在中國區的員工總數約為120人,其中40多名核心技術人員已轉至新加坡總部,其餘員工面臨裁員。

今年6月,Manus產品負責人張濤公開表示,公司已把總部從中國遷至新加坡。報導說,Manus在新加坡招兵買馬,AI工程師等職務開出年薪超過人民幣130萬元(約新台幣530萬元),是約在大陸的3倍。

澎湃新聞8日報導,Manus方面對此回應表示:「基於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我們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公司將繼續專注核心業務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Manus在爆紅後的3月11日宣布,與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團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並表示兩家技術團隊已展開緊密協作,共同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打造更具創造力的通用智慧體產品。

不過據藍鯨新聞10日報導,針對Manus與阿里通義千問合作開發中文版一事,Manus一名員工稱「不會繼續推進」。

報導指出,今天從中國訪問Manus官網首頁,顯示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區不可用」;而此前則是「Manus中文版本正在開發中」。此外,Manus的官方微博和小紅書帳號的內容都已清空。

Manus徹底與中國切割,主因是地緣政治與資本壓力。

今年5月,Manus獲得Benchmark領投的75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但因美國「對外投資安全計畫」限制,該交易正接受美國財政部審查。該政策禁止美國資本投資可能增強中國AI技術的項目。

據報導,Benchmark等投資機構明確要求Manus將總部遷出中國,以規避審查並接入OpenAI等國際生態。

此外,Manus也面臨技術封鎖下的算力困境。美國對中國AI晶片禁售升級,連輝達特供版H20/L20晶片也被斷供,導致Manus無法獲取先進算力支撐產品反覆運算;遷至新加坡即可規避封鎖。

報導說,Manus並非個案,地緣政治壓力正推動中國AI企業重構全球布局,例如原本在深圳的AI影音創作工具HeyGen遷至洛杉磯,還要求紅杉中國等中方投資者退出股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8174.17 235.59 0.20%
以太幣ETH 3813.47 25.15 0.66%
瑞波幣XRP 3.12 0.00 0.13%
比特幣現金BCH 566.19 -4.93 -0.86%
萊特幣LTC 109.32 0.72 0.67%
卡達幣ADA 0.779006 -0.01 -1.50%
波場幣TRX 0.334452 0.01 3.93%
恆星幣XLM 0.416759 0.00 -0.1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