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光電災損占設置總量0.4% 整體系統運作穩健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5日電 (2025-07-15 18:07:04)

颱風丹娜絲橫掃南台灣,經濟部能源署今天指出,統計光電設施災損僅占全台設置量的0.4%,颱風登陸後光電出力瞬時最大值達451萬瓩,占整體用電比重15.3%,充分證明系統整體運作穩健,並無影響整體發電情形。

近日颱風重創中南部光電產業,引發社會對光電板是否侵害環境等討論。能源署透過新聞稿說明,屏東佳冬離岸太陽光電浮台試驗計畫因受損造成漂流到岸際一事,能源署已責成業者盡速完成清運作業,確保周遭海域航行安全與環境無虞。

嘉義新塭滯洪池部分,能源署指出,該案場於2020年完工挺過多次颱風侵襲,由業者出資設置,並且產出電力轉供給企業用戶,但因本次瞬間強風導致部分浮台下方錨定因受損壞斷裂,損壞光電板已轉介業者依模組回收排出機制清運,也已請業者加速完成清理及復原,提供企業所需綠電。

至於高雄大樹案,能源署表示,依當時法規審查,審查符合免環評自評,而後由高雄市水利局核定水保計畫,並經內政部核定開發計畫,能源署依據上開相關核定據以核發施工許可,案場水保依農業部「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202條超過20公頃需分期施工,均依法依規進行申設。

針對本案違法設置部分,能源署已進行裁罰,2期水保廢止部份亦已廢止施工許可。

能源署指出,颱風來臨前高雄市府已派遣人員24小時進駐,也請業者加強週遭排水及案場部份經濟部能源署亦請業者加固鋼索,並無土石流狀況,對民意代表子虛烏有的說法表示遺憾。

此外,能源署表示,部分媒體將風災損壞太陽能板稱為「有害廢棄物」,環境部亦已澄清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並未被列為有害廢棄物,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至於所謂「破裂釋毒」的說法,經濟部能源署亦從未有此論述,請外界勿聽信。

能源署呼籲,各界面對自然災害應以科學事實為依據,勿憑片面資訊渲染誤導。光電系統為能源轉型關鍵基礎,能源署將持續強化設施韌性與管理,確保穩定供電與環境安全。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3565.05 -3,888.86 -3.31%
以太幣ETH 4162.37 -310.96 -6.95%
瑞波幣XRP 2.92 -0.17 -5.47%
比特幣現金BCH 553.10 -29.40 -5.05%
萊特幣LTC 113.85 -7.00 -5.79%
卡達幣ADA 0.867131 -0.09 -9.85%
波場幣TRX 0.348128 -0.01 -1.52%
恆星幣XLM 0.397704 -0.03 -6.3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