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價傾銷衝擊東協 Webuy攜手拼多多搶進新加坡市場 (2025-06-06 17:19:27)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製造」過剩的壓力正全面外溢至全球市場,《CNBC》報導分析,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加劇,加上內需疲弱,導致大量中國過剩庫存以低價出口至亞洲鄰國,形成新一輪的「中國衝擊」(China Shock),直接對東協在地產業形成高度壓力。

來自中國的平價食品與生活用品正大量湧入新加坡、泰國、印尼與印度,嚴重衝擊在地製造業與通路商;不過,對部分通膨受壓與利率政策轉向中國的亞洲國家而言,卻短暫形成所謂的「廉價紅利」。

以新加坡為例,東南亞社群電商平台Webuy Global執行長Vincent Xue表示,近半年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的供應商為了「清庫存」,主動提供高達七折的折扣。Webuy Global近日甚至與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達成合作,每週至少有5至6個貨櫃進口中國商品,Webuy則負責處理當地物流及配送。

這波「低價傾銷潮」也間接影響新加坡的核心通膨,根據野村證券(Nomura)分析,隨著大批廉價中國商品湧入,新加坡通膨率恐將低於金融管理局(MAS)的預測區間下緣,壓力則反映在日前大選的生活成本爭議中。

野村預估,由於中國輸出型通縮擴大,亞洲多國將進一步與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脫鉤。印度央行(RBI)週四宣布將基準政策利率由6%下調至5.5%,降幅達2碼(50個基點),是自2022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也是自今年2月以來連續第三次降息。菲律賓與泰國央行則有望各降息75個基點,澳洲與印尼預料將降50個基點,南韓也可能小幅降息。

專家認為,這波傾銷潮伴隨而來的是「雙面刃效應」:雖然物價壓力降低,但在地製造業恐遭到排擠。野村指出,泰國恐怕會是這波「中國衝擊」最大的受害者,最糟情況甚至導致全年陷入通縮;此外,印尼、印度與菲律賓也將面臨通膨率低於央行目標的壓力。

面對中國出口攻勢,包括印度、越南與印尼等國已陸續對部分鋼鐵、化工、太陽能等品項加徵反傾銷稅,以保護本土產業。儘管如此,根據中國官方統計,2025年前四個月中國對東協出口年增11.5%,單4月更大增20.8%,反觀對美國出口則年減21%,凸顯東南亞正逐步成為中國商品轉出口主力市場。

高盛報告亦指出,過去兩年間,中國對日本出口商品的價格,平均比其他國家便宜約15%,顯示其利用價格優勢,強勢侵蝕亞洲供應鏈均衡的情況日益嚴重。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7861.64 -1,254.15 -1.05%
以太幣ETH 3045.98 72.75 2.45%
瑞波幣XRP 2.92 0.08 2.96%
比特幣現金BCH 489.84 -18.04 -3.55%
萊特幣LTC 93.49 -1.16 -1.22%
卡達幣ADA 0.731802 -0.01 -0.74%
波場幣TRX 0.296412 -0.01 -2.15%
恆星幣XLM 0.448824 -0.02 -4.93%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