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加密貨幣遭盜630億 23起錢包入侵損失16億美元佔大宗周刊王CTWANT (2025-06-08 13:30:39)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隨著加密貨幣的興起,不少網路駭客也紛紛將目標放在用戶的加密貨幣錢包上。根據Web3資安公司CertiK的報告指出,2025年截至目前,加密貨幣領域遭遇的攻擊損失已突破2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630億元)。其中主要損失集中在錢包遭入侵,損失金額高達1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79億元),遠遠超過其他形式的攻擊。

根據《cryptopotato》報導指出,透過報告中可以明顯得知,駭客的目標重心已經從傳統的智慧合約漏洞,轉向透過社交工程直接竊取其數位資產,顯示這類個人化攻擊日益嚴重。

報告中明確指出,截至目前共通報23起錢包遭入侵事件,造成高達16億美元的損失,是2025年迄今最具破壞力的攻擊類型。

相較之下,雖然網路釣魚事件數量最多,高達114起,但總損失為約4億零150萬美元;而程式碼漏洞事件達100起,損失金額約為2億8千160萬美元,顯示儘管這些攻擊較為頻繁,但財務衝擊並未如錢包被駭來得巨大。

其他如存取控制問題雖然出現19次,造成損失為1千410萬美元,但整體數額相對較低。而資金詐騙(exit scams),雖然在業界廣為人知且執法困難,但僅記錄9起事件,損失為160萬美元。價格操縱事件則有15起,損失共計810萬美元。

進一步看,單是在5月,加密產業就因為駭客攻擊與詐騙手法損失了1億4010萬美元。這項統計是扣除成功凍結的1億6200萬美元資產後的實際淨損數據。

5月最重大的一起事件就是基於Sui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Cetus遭駭,此事件便造成2億2500萬美元的損失,凸顯即使在新興平台中,安全性仍是致命關鍵。

單看5月的話,攻擊手法仍以程式碼漏洞與網路釣魚為主,造成約2億3千萬與4千760萬美元的損失,同時也有約850萬美元的損失來自針對錢包的直接攻擊。

雖然錢包攻擊再數量上不及釣魚詐騙,但錢包遭入侵的平均損失金額極高,這意味著攻擊者愈來愈善於定位高價值錢包,進行高效率的目標性竊取。

報導中也提到,這些統計有個很明顯地趨勢,就是發動攻擊的駭客已經傾向精準鎖定高資產目標進行攻擊,而非追求高頻率的攻擊來獲取低價的獲利。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6130.28 -1,791.71 -1.52%
以太幣ETH 3722.10 -71.48 -1.88%
瑞波幣XRP 3.03 -0.10 -3.15%
比特幣現金BCH 563.25 -0.56 -0.10%
萊特幣LTC 107.08 -1.45 -1.34%
卡達幣ADA 0.743812 -0.04 -4.94%
波場幣TRX 0.325755 -0.01 -3.69%
恆星幣XLM 0.404285 -0.02 -3.9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