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Proba-3 任務捕捉到首批「人造日蝕」影像林育如 (2025-06-17 11:38:24)




歐洲太空總署(ESA)於去年12月5日發射的Proba-3任務,近日傳回首批「人造日蝕」影像,震撼全球天文與太陽物理學界。根據《SPACE》報導,這項耗時十年研發的任務,首度實現兩顆衛星在太空中「精密編隊飛行」,一顆衛星充當月亮,遮蔽太陽光盤,另一顆衛星則透過望遠鏡捕捉太陽外層大氣—日冕的細節。記者林育如/編譯


歐洲太空總署(ESA)於去年12月5日發射的Proba-3任務,近日傳回首批「人造日蝕」影像,震撼全球天文與太陽物理學界。根據《SPACE》報導,這項耗時十年研發的任務,首度實現兩顆衛星在太空中「精密編隊飛行」,一顆衛星充當月亮,遮蔽太陽光盤,另一顆衛星則透過望遠鏡捕捉太陽外層大氣—日冕的細節。


[caption id="attachment_177465" align="alignnone" width="818"]

ESA近日傳回首批「人造日蝕」影像,震撼全球天文與太陽物理學界。(圖/取自ESA)[/caption]


日冕是太陽外層氣體,溫度高達兩百萬華氏度(超過一百一十萬攝氏度),遠高於太陽表面約一萬華氏度(五千五百度攝氏)。日冕的形成機制與高溫成因長期是天文學難題,科學家希望藉由Proba-3的高解析度影像,深入了解日冕如何產生太陽風,並研究其對地球空間天氣的影響。


SPACE》報導指出,Proba-3的兩顆衛星分別為「遮蔽衛星」與「日冕儀衛星」,兩者以約150米距離、毫米級精度自動保持編隊飛行。遮蔽衛星投下的陰影讓日冕儀衛星得以屏蔽強烈的太陽光,捕捉到平時肉眼無法直視的日冕結構。5月23日的首次成功編隊飛行示範,取得的影像品質媲美自然日蝕,且未受地球大氣散射光影響。


延伸閱讀:天王星衛星群可能藏神秘磁力源 哈伯望遠鏡捕捉關鍵線索


比利時皇家天文台的日冕儀科學負責人安德烈·朱科夫(Andrei Zhukov)表示,這些影像不僅展現了日冕的神秘美態,也捕捉到罕見的「日冕冠狀突出物」(prominence),這種較冷的等離子體雲團溫度約一萬攝氏度,與周圍百萬度的日冕形成鮮明對比。


傳統上,觀察日冕需等待罕見且短暫的自然日蝕,而Proba-3任務則能每19.6小時完成一次「人造日蝕」,大幅提升研究效率。任務預計在兩年內累積約一千小時的日冕影像,並採取開放數據政策,讓全球科學家自由下載與分析。


Proba-3衛星採用太陽能供電,繞行橢圓軌道,於遠地點(約六萬公里)以最低推進劑消耗維持精密編隊。ESA技術總監迪特瑪·皮爾茲(Dietmar Pilz)稱讚此技術成就為「前所未有的精準」,彰顯歐洲在編隊飛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此次任務不僅為太陽物理學帶來突破,也開創了太空中「人造日蝕」的新紀元,未來將持續揭示太陽日冕的奧秘,並助力預測影響地球的太空天氣事件。


資料來源:《SPACE


這篇文章 歐洲太空總署Proba-3 任務捕捉到首批「人造日蝕」影像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7861.64 -1,254.15 -1.05%
以太幣ETH 3045.98 72.75 2.45%
瑞波幣XRP 2.92 0.08 2.96%
比特幣現金BCH 489.84 -18.04 -3.55%
萊特幣LTC 93.49 -1.16 -1.22%
卡達幣ADA 0.731802 -0.01 -0.74%
波場幣TRX 0.296412 -0.01 -2.15%
恆星幣XLM 0.448824 -0.02 -4.93%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